您好:,欢迎来到本次网络招聘会!

苏州大学概况

 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“人间天堂”之称的古城苏州,是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,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。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,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: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办学、第一家创办学报、现存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、第一家开设法学教育等等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,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(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、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)、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,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,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。1982年,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。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,苏州蚕桑专科学校、苏州丝绸工学院、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、1997年、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。到目前为止,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,具有相当规模,基础较为雄厚,办学效益显著,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。

一百一十年来,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30多万名,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了科学、教育、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、周谷城、费孝通、雷洁琼、孙起孟,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、钱伟长、董寅初,著名科学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,著名法学家倪征日奥、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、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樑、查良镛(金庸),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委员、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,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;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、副省长吴锡军、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傅、周桑漪、陆军,以及谈家桢、刘建康、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。

苏州大学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、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1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(含自设专业)、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、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244个硕士点(含自设专业)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,111个本科专业,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、6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(含3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),22个省级重点学科,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、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、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、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,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、3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,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,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,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,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。目前,拥有各类在校生约五万人,其中在校各类研究生13302人,本科生24185人,成人学历教育10065人;教职工4240人,院士4人(其中: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),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1722人,一支力量比较雄厚、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。

近年来,苏州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,在加强基础、拓宽口径、强化应用、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学校年均有40名左右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。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,我校选手获得了“两金一铜”的佳绩。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,我校共有十多位同学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,参加了跆拳道、田径、手球等项目的比赛,共获得3枚金牌,1枚银牌。2010年,学校坚持“顶天立地”科技发展战略,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。在自然科学领域,获批我校主持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1项,其中:“973”课题2项、ITER计划项目1项,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重大项目6项,军口“863”重点项目1项,获得我校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2项,国家级项目总数达到202项,获批国家级项目资助经费8640万元;在人文社科领域,有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,另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,其中重点课题2项;全年共申报专利326件,授权专利163件;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25位。2011年截至目前,,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项,经费突破一个亿达到1.0309亿元。

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(本部)、蚕桑地校区(东校区)、相门外校区(北校区)、可园校区(南校区)、独墅湖校区(新校区)5个校区,占地面积3132.19亩,建筑面积160余万平方米(161.0516万平方米);学校图书资料丰富,藏书300余万册,中外电子图书110余万册,中外期刊30余万册,中外文数据库75个;分析测试中心、计算机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;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。学校还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版、自然科学版、工科版、医学版、代数集刊5种版本学报及《国外丝绸》等学术刊物与国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交流。

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。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,与日本、法国、韩国、新加坡、德国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、台湾等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,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、进修生近2000人次来校学习汉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。

近年来,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、地域条件,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,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。目前,天堂学府——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与胆识,紧密围绕创建“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”这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。


苏ICP备06007559号 Copyright © 2003-2012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、严禁转载